技术总结之射线探伤作业现场
探伤探伤,这种工作响当当。我作为一名探伤人员,把我的工作当成一种乐趣,在享受乐趣的同时,也不会忘和同仁们分享一下技术方面的知识,劳请同仁多多指教,共同切磋。
射线作业人员在保证自身和射线机安全的情况下,现场技术操作方面应注意以下几方面:
一,管电压
管电压的选取。随着管电压的升高,衰减系数减小,对比度降低,固有不清晰度增大,底片颗粒度也将增大,导致射线照相灵敏度下降,所以,在能满足穿透力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较低管电压。 但小径管由于要减小被检区域不同部位的黑度差,可以适当提高射线能量,采用高电压,短时间的透照工艺。
现场以XXG-2505射线机为例,在透照DN=50mm,厚度=4mm的管对接焊缝时,焦距选择600mm,管电压选择190KV,时间可用1min的透照参数;在透照DN=500mm,T=10mm的管对接焊缝时,焦距选择700mm,管电压可选择210KV,时间选择3min,其他情况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而定,但前提是曝光量必须满足:焦距在700mm的时,不小于15mA.min。
对于厚度差比较大的工件,为了增加检测范围,可以采用提高管电压技术,提取厚度中间值的做法。例如,直管和三通的对接焊缝,直管厚度10mm三通厚度为14mm,透照时应把厚度做为12mm的管子进行透照。(焊缝余高在标准范围内)。
二,散射线
散射线的存在影响主因对比对,从而影响射线照相对比度,影响射线照相灵敏度
现场经常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散射线:
1背防护铅板,钢平台,水泥地面 ,木头,会产生较强的背散射,这时拍片时在暗袋的后面加一副铅铂增感屏,可以减弱背散射。
2用合适的管电压,和曝光时间。背散射的强度随射线的能量的增大而增大。因为我们的现场的管电流是5mA,所以只能选择曝光时间和管电压来控制射线的能量,来把散射线带来的不良影响控制在最低。
三,小径管透照
小径管壁厚≤8mm, 焊缝宽度≤D。/4满足这两个条件时应采用倾斜透照方式椭圆成像。其他情况下要垂直透照。透照方式为双壁双影和垂直透照。
双壁双影时应注意:
1由于射线源侧焊缝比胶片侧焊缝离开胶片的距离相差一个管子直径,所以射线源尺寸的影响较大,使几何不清晰度增加,缺陷对比度降低。现场机器的焦点尺寸不能改变,这时可以选择增大透照焦距,来减小几何不清晰度。
2双壁双影时,射线的穿透厚度自中心向两端变化很大,容易导致底片上中心部位黑度过大,边缘部位黑度过小,为减小被检区域不同部位的黑度差,可以适当提高射线能量,要采用高电压,短时间的透照工艺。
3双壁双影时,焊缝被倾斜投影到底片上,缺陷的影像会发生畸变,为减小畸变,要控制椭圆的开口宽度,使宽度在一倍焊缝左右。
四,伽马射线透照小径管
伽马射线对小径管的透照时:
1控制散射线。暗袋后加铅箔增感屏,减少背散射。
2焦距。适当增大焦距,使几何不清晰度减小。
3曝光时间。保证足够的曝光时间,尽量时间控制在3min---5min之内,至少不小于输送源往返时间的10倍。避免用大活度源照薄壁管,曝光时间短到几秒或十几秒的情况。
4透照厚度。标准中对透照厚度下限放宽的规定:允许铱192源的最小透照厚度可降至10mm,双壁透照时管子的壁厚下限为5mm。硒75源的最小透照厚度降至5mm,双壁透照时管子的壁厚下限为2.5mm。 如果现场管子的厚度更小,就不能用该源进行透照。
5选择C4或更高级别的胶片。因为C4或更高级别的胶片,其梯度较大(梯度或称为胶片的反差系数:胶片对不同曝光量在底片上反映出不同黑度的固有能力),胶片的对比度会提高,反映小缺陷的能力增强。
6透照前,应使暗袋与工件紧密接触,缩小胶片与工件间的距离。
这些都是为了是提高射线照相对比度和清晰度,进而提高射线照相灵敏度。
在射线拍片现场人人要做到细心,负责的态度,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想尽办法提高射线照相灵敏度,获得效果良好的底片。作业现场要使安全,质量,效率,统一结合。
射线作业现场技术上的小技巧,小窍门还是有很多的。我对技术和知识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,也是如饥似渴的,希望得到同仁的指点,进而技术上得到创新,使射线作业现场的拍片质量,效率进一步提高。